image
教工之家
工会活动
竹海古街觅教益,文化春雨润课堂
发布时间:2025-03-28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桃江二者有,游人皆满足。”放松身心,2025年3月23日外语院大外部第一教研室全体教师赴益阳桃江开展春日文化考察,在万亩竹海的生态智慧与明清古街的历史脉络中,探寻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深层共鸣。


竹文化博览馆认知竹文化的深厚

步入被誉为“南竹大观园”万亩竹林,大家沉醉于挺拔的楠竹的春风、新鲜的空气中。在湖南首座竹文化主题展馆内,4800平方米的陈设空间“一竹一世界”的哲思铺陈出从《诗经》“伐竹荷担”的劳作智慧到东坡“不可居无竹”的精神境界。竹之源竹之韵竹之用竹之魂竹之梦五大展区系统呈现竹的生态价值、人文精神与产业智慧,成为解读中华竹文化的“活态百科全书”。在导游的讲解下,老师们深入了解竹文化,体验自然人文

   

天问书院:感受屈原的伟大

竹海诸景中留给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天问书院”。据传屈原在此写《天问》,书院名“天问”即源于此。众所周知,《天问》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长诗。全诗由170多个问题组成,内容涉及宇宙与自然(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神话与传说历史兴衰人生与社会《天问》表现了屈原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他追求真理的精神。这种质疑、探索精神在今天依然不可或缺。


明清古街:感知历史的繁华

漫步资江畔600米明清古街,飞檐翘角的徽派建筑、斑驳的石板路与红灯笼相映成趣。三益堂药铺的戥子称量中解读古代商贸密码,在"将军府"的仪门石狮前遥想湘军传奇,古戏台楹联上的墨迹与老茶馆蒸腾的雾气,将"十里街市"的繁华化作可触摸的教学素材。大家现场研讨如何将这些文化符号转化为跨文化交际案例。

在美丽的夕阳中我们踏上返程大巴,有老师感慨:“这次春游不仅放松身心,更是在竹节铮铮里感受文化风骨,在古街砖瓦间采撷教学灵感。”当教育的竹苗遇上文化的春雨,这场春游已然孕育出新的教学生机。


撰稿:夏玉芳

一审:谭

二审:李丽君

三审: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