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至7月17日, 2023级英语专业及日语2301班全体同学组成的第二批实习队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圆满完成了口语实习任务。从兵马俑坑旁的实地讲解演练,到文物展厅里的跨文化沟通模拟,十二天的沉浸式实习,同学们用青春的声音为千年文物注入了新的表达活力,也为未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7月17日上午,全体实习师生前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报告厅参加本次实习总结大会。
会议第一项,首先由学生队长马鑫做工作总结。马鑫同学从志愿者出勤情况、志愿服务成果等方面总结了同学们这段时间的辛勤付出。之后,副队长李海宁同学针对这段时间的问卷调查进行了分析,包括游客来源、参观动机与时长以及满意度情况,为博物院提供了切实而有效的建议。

为期十二天的实习也为同学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回忆。接下来,同学们一同观看了实习工作回顾视频。视频以时间为轴,系统呈现了实习期间的主要活动,展现了实习生志愿者们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不同展区进行口语讲解练习的场景,全面反映了实习期间的学习实践成果。
会议后半程,先由带队老师周觉知老师做工作总结。周老师代表学院向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特别提到博物院为学员们提供的专业讲解培训、实地演练场地及一对一精细指导等资源,为实习顺利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接着,博物院指导老师蒋筱老师进行工作总结。蒋老师充分肯定了中南大学志愿者团队的热忱、专业与奉献,赞扬他们为博物院注入了青春活力,期待志愿者延续经验与情怀,未来继续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携手书写更多精彩。
最后,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社教部农茜主任宣读获得2025年度“优秀实习生志愿者”荣誉称号的名单。在博物院志愿服务中,一批实习生志愿者以不辞劳苦、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获得游客认可,期望他们珍惜荣誉,继续弘扬志愿精神,为院校共建与志愿服务再建新功。

其中,优秀实习生志愿者代表英语2301班赵悦同学和日语2301班柴梓喧同学分别上台分享了他们的实习感悟。两位同学表示,在博物院志愿服务的日子,是与历史对话、用外语传扬文化的旅程,这次实习不仅锻炼了口语,更让他们懂得,传承中华文化是青年人的一份重要责任,未来将带着这份热忱,继续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国际传播。

当总结大会的掌声落下,这段始于历史深处的实习之旅暂告一段落,但同学们在文物与语言的碰撞中收获的跨文化传播能力、在实践中淬炼的专业素养,将成为未来行囊中最珍贵的宝藏。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优秀志愿者们的实习心得吧!
英语2301班 赵悦:
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这段日子,是与历史深度对话的珍贵旅程。用外语讲述兵马俑故事,从最初的生涩紧张,到逐渐从容流畅,每一次讲解都是成长。游客们眼中的好奇与认可,让我明白跨文化传播的意义。未来,我会继续以青春之音,传递文化温度,让更多人听见中国历史的厚重与精彩,让秦陵故事绽放更亮光彩!
英语2302班 李海宁:
十二日驻守帝陵,以文载道,以心传声。在恢弘的兵马俑阵列前,为四海宾朋讲述大秦故事,面对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观众,我逐渐学会以更生动的表达传递历史的温度,以更从容的姿态架起沟通的桥梁;而观众满意的微笑与真诚的致谢,则让我深感文化传播者的价值。千年秦俑见证了我的蜕变,而这段经历,必将成为我未来道路上不灭的星火。
英语2302班 井芝:
从初来兵马俑时的新鲜,到为游客讲解时的从容,我逐渐领悟到,讲解不只是传递知识,更是搭建起古今中外的桥梁。我努力用不同的语言,让古老的文物焕发生机。我也十分感谢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与支持,让我在这段实习旅程中不断成长。未来,我将继续怀揣这份热忱和鼓励,尽到外语人的职责,向世界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
英语2303班 鲁强:
这次的实习,是我大学生活中一次重要的蜕变。从刚开始的忐忑,到实习结束时的从容,这十二天的实习让我懂得了很多很多。在本次实习中,我接待了从天南海北来的三十批游客,每次讲解都会让我有新的动容与感动,游客们在听完讲解后给予的鼓励和赞扬会驱散我所有的疲惫。这次辛勤付出的硕果,也终将会化为一股力量,激励我砥砺前行。
日语2301班 王昕怡:
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这段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文化传承的厚度与温度。从兵马俑军阵的恢弘到市井小吃的烟火,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长安千年的故事。讲解工作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与游客共同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它既古老又鲜活,既庄重又市井。带着这份认知,我愿继续做一名文明的摆渡人,让历史的回响抵达更多人的心灵。
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实习舞台到更广阔的世界舞台,中南大学外院学子将带着这份对历史的敬畏与对语言的热爱,继续书写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新篇章——这场盛夏的相遇,既是终点,更是全新的起点。
撰稿:赵 悦
一审:陈 洁
二审:周觉知
三审:孙 胜